下载APP
“感恩生命 回归自然”晋福古园集体生态葬“走心”又“含情”

掌上春城

2024-03-28 20:45:14

“请大家为环保葬践行者默哀……”

默哀结束后,伴着肃穆的音乐,人们缓缓地为8位环保葬践行者献上手中白色的菊花。

3月28日,在晋福古园举行了“感恩生命 回归自然”的主题活动,以及集体落葬仪式。

本次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庄严肃穆温馨的仪式,致敬文明绿色安葬方式的先行者,进一步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新模式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。

这8位环保葬践行者选择的是草坪葬,草坪葬是在草坪里面安置可降解的PVC管,再把骨灰放置在PVC管里面,上面种植鲜花,让生命回归自然。

沈云凤作为此次环保葬践行者的家属代表,她说,之所以选择生态环保葬,是因为知道生命的珍贵和短暂,虽然亲人已故,但他们的生命和精神将永在。“通过这种安葬方式,我们希望逝者安息,回归自然,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。”

晋福生命服务集团常务副总王丰说,此次集体安葬,不仅仅是一场葬礼,更是一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。“我们每年在清明期间都会为环保葬志愿者举行绿色、庄严、温馨的安葬仪式,采用不留墓碑镌刻纪念墙的方式,传递出对生命的礼赞和尊重,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企业力量。”

近年来,晋福古园在省市区各级主管部门领导下,积极做好生态节地安葬工作,将园区最显眼的中心位置“臻园”作为生态节地安葬区,随着生态殡葬的推行,今年已有14位志愿者选择了生态节地葬。

云南省殡葬协会会长赵六寿说,作为殡葬协会,一直致力于推广生态环保葬的理念和实践。“殡葬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,肩负着对逝者和家属的责任和使命。因此,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,推动生态环保葬的普及和发展,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加环保、文明的安葬方式。”

生态殡葬也称"绿色殡葬",绿色安葬象征着生命长绿、精神永存。以不占土地、不留骨灰、不单独立碑为特点,有树葬、草坪葬、花盆葬、壁葬、海葬等形式,是一种以植物代碑,骨灰直接入海、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。

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:孙莹
责编:李冬雨
编审:符亚丽
终审:周健军